从“礼义廉耻”
---谈廉政文化引领反腐倡廉建设,有力的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
(作者:韩传义)
法家管子把“廉”比喻为国家大厦的四根大柱之一,即后人概括的“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,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”。 夏初太康失国,太康的弟弟编写了《五子之歌》,告诫统治者不要骄奢淫逸。周公深刻总结商朝亡国教训,希望统治者“像保育自己的幼儿一样保育百姓,像关心自己的疾病一样关心民间疾苦”。不仅如此,周公还作《周礼》,规定把“廉”作为考察官吏政绩的重要尺度。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,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品格。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别出心裁,不仅亲自编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教材——《醒贪简要录》,而且教材的编写思路很吸引人的眼球,基本方法就是帮你算政治账、经济账:详细地计算官员所得俸禄,如折合成稻谷是多少,按照平均亩产折算需要多少亩地,农民耕种这些地需要花费多少劳力等等。他希望以此唤醒官吏们的良心,可谓用心良苦。他们不但在制度上对官吏实施约束,同时发动社会对贪官污吏进行有赏举报。清朝也鼓励百姓越级上告贪官,甚至可直接拦皇帝龙驾,明确规定不允许“截访”,而且严厉警告各衙门,“凡扣压平民上书者,全家族诛”。
可见,中国古代社会有重官德、修政德的优良传统。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,勤劳的中华民族先民创造了厚重的廉政文化。统治者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,积极大力倡导廉政,首先是进行教化,把思想教化放在反腐败的第一位。廉政教育在社会思想领域得到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推广。所以说,今天在党的领导下,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“六进”工作中,不断创造创新,提质上档,多措并举的打造了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,用廉政文化激励人、树造人、感化人,用风清气正、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引领反腐倡廉建设,有力的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,促进了经济建设蓬勃发展。
《人民参政网》公众记者 Publics reporter:韩坦道
人民参政网责任编辑:张前进 |